2021年5月20日,在這一特殊的日子,六安路小學開展了一項并不特殊但卻意義非凡的活動—— “聚焦低年級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低段主題教研活動,旨在提升教師課題研究能力和教學水平。
本次教研活動學校特別邀請廬陽區李玲玲名師工作室領銜名師、廬陽區教體局教研室教研員李玲玲主任到場指導,六小教育集團總校長朱清萍校長和數學教研組全體教師齊聚壽春路校區報告廳共研教學之道。
生動課堂,各展風采
活動伊始,由一年級數學組傅曉霞老師主持介紹后進行課例展示,我校黃夢靈老師執教《認識多邊形》、王珺琪老師執教《角的初步認識》。課程生動有趣,淺顯易懂,讓人深入其中。
黃夢靈老師通過帶領孩子們摸、數、圍、折、剪等操作活動調動孩子們的多種感官參與課堂,充分感知多邊形的特征,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圖形之間的聯系和變換,發展空間觀念。王珺琪老師通過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從生活中抽象出角、感知角、認識角;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體驗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整節課孩子們在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等動手實踐活動中不僅充分的認識了角,也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
看,老師們聽得多仔細,孩子們聽得多認真啊······
黃夢靈老師和王珺琪老師此次展示的課例均在校內進行了多輪磨課。在贊嘆兩位老師刻苦努力的同時,不得不感嘆數學組的“團結一心”,在教導處主任王維春,副主任王瑩、倪淵及數學教研組盧因輝、束琳組長的帶領下,老師們建言獻策,將課例反復打磨、層層剖析,為最終展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學不停,教研不斷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三人行,必有我師!課例展示后黃老師和王老師分別對自己的展示課進行了解說。聽課老師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獨特見解,積極探討,大膽反思,主動學習,認真總結,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從不同的側面對將自己得到的感受及想法進行了反饋和分享,達到了既定教研活動的目標和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動既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也讓教師們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并不斷改進和完善,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不懈努力。老師們在本次活動中共同探討,共同學習,使教研之路,春色滿園!
教研芳華,沉香流年
教導處副主任王瑩提出數學學科應密切聯系生活,從生活中抽象出圖形,再從圖形中回到生活,要從觀察生活原型開始,讓學生構建空間模型。課堂上一定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空間,在不斷地深挖孩子們的思想中促進孩子慢慢的思考,潤物細無聲地讓孩子們理解數學知識。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中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同時對兩位年輕教師的勤奮好學,不斷進步表示肯定,鼓勵年輕教師們更積極地向前輩教師們學習,快速成長。
教導處副主任倪淵喜于見到兩位年輕老師均在課堂上做到關注學生,他認為數學課堂中的學習就是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聽、說、讀、寫、算、思等等,都是在聽中思、學中思、辯中思、想中思等等。在表示認可的同時建議青年教師能夠做到關注知識形成的過程、關注常規、關注課堂。
李玲玲老師以活動角的教學為契機,向在場的老師們展示了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彩片段。李老師說,教學要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讀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要做到一個透字,要讓學生能夠聽得清楚、看得明白、說的準確!
最后,六小教育集團總校長朱清萍對本次教研活動進行點評指導。朱校長表達了對李玲玲老師的熱烈歡迎與感謝,感謝李老師就像一位農夫守著一片園地一樣,幫助我們學校的老師們慢慢生長慢慢變強大,感謝李老師讀懂我們的迫切,帶病蒞臨我校為教師們指導,感謝李老師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的魅力,她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知道了真正的課堂應該是什么樣的。最后希望我們的數學教研團隊能夠繼續植根于課堂,服務于學生的成長,促進自身的成長,不斷攀登、生生不息。
漫漫教學路,款款育人情。時光清淺,歲月如歌,唯有教研的芳華 ,沉香流年。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和一群最美的人做最美的事,共享數學之美,共探數學之妙,共品數學之魂,共追數學之旅!所謂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只要教學不停,六小的教研便不斷。
(撰寫:龔宇晴 審稿:盧因輝 終審:王瑩)